題菊花什么意思_題菊花的原文及解析
【作者簡介】
黃巢(820年-884年),曹州冤句(今山東菏澤西南)人,唐末農民起義領袖。黃巢出身鹽商家庭,善于騎射,粗通筆墨,少有詩才,黃巢五歲時候便可對詩,但成年后卻屢試不第。王仙芝起義前一年,關東發生了大旱,官吏強迫百姓繳租稅,服差役,百姓走投無路,聚集黃巢周圍,與唐廷官吏進行過多次武裝沖突。十二月十三日,兵進長安,于含元殿即皇帝位,國號“大齊”,建元金統,大赦天下。中和四年(884年)六月十五日,黃巢敗死狼虎谷。昭宗天復初年,黃巢侄子黃皓率殘部流竄,在湖南為湘陰土豪鄧進思伏殺,唐末農民起義結束。
【創作背景】
此詩應當作于黃巢年青時,發動起義之前。
【原文翻譯】
秋風颯颯搖動滿院菊花,
花蕊花香充滿寒意,再難有蝴蝶飛來采蜜。
若是有朝一日我成為了司春之神,
一定要讓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開。
【趣味拓展】
青帝:
傳說青帝是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,是位于東方的司春之神,又稱蒼帝 、木帝 。其子鎮星,居東方,攝青龍。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,老百姓還專門定了一個拜祭青帝的日子,就是花朝節那天。
【字詞解釋】
颯颯:形容風聲。
蕊:花心兒。
青帝:司春之神。古代傳說中的五天帝之一,住在東方,主行春天時令。
報:告訴,告知,這里有命令的意思。
【實戰演練】
詩中作者為什么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開?
答:詩人是在想象著,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司春之神,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開放,這是一個充滿強烈浪漫主義的想象,集中的表達了作者宏偉的抱負。詩中的菊花,代表了千千萬萬處于底層勞動人民,詩人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,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,所遭遇命運的而憤激不平,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,想象著未來有一天,廣大勞苦大眾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里。
【詩詞賞析】
《題菊花》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創作的一首詩,載于《全唐詩》卷七百三十三。此詩采用比興手法,托物言志,抒發了作者力圖主宰社會的豪邁思想。其不同凡響之處在于它展開了充滿浪漫主義激情的大膽想象:一旦自己成為青帝(春神),就要讓菊花與桃花在大好春光中開放,讓菊花也同樣享受到蕊暖香濃蜂蝶繞叢的歡樂。這種對不公正“天道”的大膽否定和對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熱烈憧憬,集中地反映出詩人超越封建文人價值觀念的遠見卓識和勇于掌握、改變自身命運的雄偉膽略。